以貌取人的意思 以貌取人的读音和出处

  • mào
  • rén
成语名称
以貌取人
成语拼音
[yǐ mào qǔ rén]
成语解释
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成语例句
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郭沫若《涂家埠》)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以皃取人
英文翻译
judge people by outward appearance
成语故事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以貌取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品质的成语 外貌的成语
成语关注
凭据 外貌 衡量 判断 衣着 品质 能力 高下

成语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的单字解释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1.相貌:面貌。容貌。以貌取人。2.外表的形象;样子:全貌。貌合神离。3.姓。
】: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以貌取人”的反义词

“以貌取人”的近义词

“以貌取人”的相关成语

“以貌取人”的关联成语

“以貌取人”造句

蝙蝠可能看起来并不可爱,还忍受着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的偏见,但我们的世界如果少了他们一定会很糟。

但英俊的外貌,为何这么有魅力,连“天下第一高手”苗人凤都要戴绿帽子?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都以貌取人

提倡尊贤使能,不以貌取人,为孔子所赏识。

楚鸣听得此话,随即望向就坐在身前的美丽少女,看着那玉质金相,心里却是暗叹,实在是不可以貌取人

在爱情中,男人以貌取人,女人以言取人。

不可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人废言,说话要三思而后行。

岂不闻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圈子”更多地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财取人,以社会地位取人。

孔子闻之感叹不已,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子(字子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以貌取人的意思 以貌取人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