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的意思 口诛笔伐的读音和出处
- 口
- 诛
- 笔
- 伐
- 成语名称
- 口诛笔伐
- 成语拼音
- [kǒu zhū bǐ fá]
- 成语解释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成语出处
-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成语例句
-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对封建主义文化毫不留情地展开了口诛笔伐。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伐,不能读作“dài”。
- 繁体字形
- 口誅筆伐
- 英文翻译
- condemn both in speech and in writing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口诛笔伐”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责人的成语 K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言语 文字 征讨 揭露 批判 罪行
“口诛笔伐”的单字解释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诛】:1.谴责:口诛笔伐。2.杀(有罪的人):害民者诛。3.要求:诛求无时。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伐】: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口诛笔伐”的反义词
“口诛笔伐”的近义词
“口诛笔伐”的相关成语
“口诛笔伐”的关联成语
口字的成语
诛字的成语
笔字的成语
伐字的成语
口开头的成语
诛开头的成语
笔开头的成语
伐开头的成语
kou的成语
zhu的成语
bi的成语
fa的成语
kzbf的成语
口诛什么什么的成语
口什么笔什么的成语
口什么什么伐的成语
什么诛笔什么的成语
什么诛什么伐的成语
什么什么笔伐的成语
“口诛笔伐”造句
近来不断上演的"三人成虎"之类的事件,不仅给被口诛笔伐者造成极大伤害,也使不少人对网络现状忧心忡忡。
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这个反党集团罪恶滔天,铁案如山,理应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
对此当然是口诛笔伐,称这种行为鲜廉寡耻,等同禽兽。
有一种文章叫揭露真相,有一种道义叫为民请命,有一种毁灭叫口诛笔伐,有一种正气叫顶天立地,有一种职业就叫记者。记者节到了,世界因你的存在,而充满希望,祝你节日快乐。
未能将坏人“投畀豺虎”于生前,当然也只好口诛笔伐之于身后。
监管机构对网络巨头牢骚满腹,有时进行暴风骤雨似的口诛笔伐。
对于这种祸国殃民的作法,人人都应发挥凛然正气,口诛笔伐。
对坏现象我们要口诛笔伐。
美国人有充分的理由口诛笔伐bp公司。
* 口诛笔伐的意思 口诛笔伐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