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之量的意思 庙堂之量的读音和出处

  • miào
  • táng
  • zhī
  • liàng
成语名称
庙堂之量
成语拼音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成语解释
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有庙堂之量。”
成语例句
他的心胸很宽广,有庙堂之量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褒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人的气量大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廟堂之量
英文翻译
Quantity of temples
成语故事
庙堂之量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庙堂之量”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庙堂 帝王 宗庙 比喻 宏大 形容 气量 遇事 沉着

成语庙堂之量

“庙堂之量”的单字解释

】:1.旧时供祖宗神位的处所:宗庙。家庙。2.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寺庙。土地庙。文庙。岳庙。山顶上有一座庙。3.指朝廷:庙堂。廊庙。4.已死皇帝的代称:庙号。庙讳。5.庙会:赶庙。
】:1.正房:堂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8.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庙堂之量”的反义词

“庙堂之量”的近义词

“庙堂之量”的相关成语

“庙堂之量”的关联成语

“庙堂之量”造句

* 庙堂之量的意思 庙堂之量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