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论公允的意思 持论公允的读音和出处
- 持
- 论
- 公
- 允
- 成语名称
- 持论公允
- 成语拼音
- [chí lùn gōng yǔn]
- 成语解释
- 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 成语例句
- 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或说话等
- 结构类型
- 主谓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持論公允
- 英文翻译
- make impartial comments or statements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持论公允”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C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言论 公平 合于 情理
“持论公允”的单字解释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允】:1.允许:应允。不允。允诺。2.姓。3.公平;适当:允当。公允。平允。
“持论公允”的反义词
“持论公允”的近义词
“持论公允”的相关成语
“持论公允”的关联成语
持字的成语
论字的成语
公字的成语
允字的成语
持开头的成语
论开头的成语
公开头的成语
允开头的成语
chi的成语
lun的成语
gong的成语
yun的成语
clgy的成语
持论什么什么的成语
持什么公什么的成语
持什么什么允的成语
什么论公什么的成语
什么论什么允的成语
什么什么公允的成语
“持论公允”造句
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
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可喜的是,这次事件,从校方到社会舆论,基本都是持论公允,平和理性。
但他持论公允,得红楼“自由”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其文言约意丰,持论公允,角度新锐,卓识迭出,广受好评。
在此背景下,那些主张持论公允、不视中国为威胁的日本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指为“日奸”。
全书以历史主义学派对以往历史抱以“同情的理解”的史观进行理论分析,注重历史情势,持论公允,见解深刻。
到1945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为7万户、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侵略中国东北——这应该是相当接近历史真实、持论公允的解释。
这样的稿件很有生命力,很有创造性,不仅被海外所接受、喜爱,也让我们的官员和公众感到风格独具、视觉独特、持论公允。
作者当然不是一味地怀疑、然后否定旧论,如这样便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而是把人物和时间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尽可能做到持论公允。
* 持论公允的意思 持论公允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