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的意思 以德报怨的读音和出处

  • bào
  • yuàn
成语名称
以德报怨
成语拼音
[yǐ dé bào yuàn]
成语解释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成语出处
《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例句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德报怨,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他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怨,不能读作“yuān”。
繁体字形
以惪報怨
英文翻译
return with kindness
成语故事
以德报怨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以德报怨”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报答 仇恨 形容 宽容 记仇 给以 好处

成语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的单字解释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1.传达;告诉:报告。报名。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报纸。捷报。电报。3.某些刊物:周报。学报。4.报答;报复:报恩。报仇。报应。
】:1.怨恨:抱怨。结怨。2.责怪:任劳任怨。事情没办好只能怨我自己。

“以德报怨”的反义词

“以德报怨”的近义词

“以德报怨”的相关成语

“以德报怨”的关联成语

“以德报怨”造句

孔子反对以德报怨,倡导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但社会反过来以怨报怨的,就是不幸中的悲哀了。

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或曰:“以德报怨”。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人心深不可测,我心清澈见底,人心变化多端,我心常驻恒态。人给我一道横眉,我给他一张笑脸;人给我一句坏话,我给他一曲赞歌;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德报怨,以善报恶!

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

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仇恨,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这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即使同事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也应以德报怨,注意发现对方的长处和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团结。

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令人十分钦佩。

中国人推崇以德报怨的态度,其实这未必妥当。

* 以德报怨的意思 以德报怨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