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临江仙(钦谱)简介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钦谱) 格律一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縠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蘋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中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临江仙(钦谱) 格律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 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 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临江仙(钦谱) 格律三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韵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 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馀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临江仙(钦谱) 格律四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南唐)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临江仙(钦谱) 格律五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閒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临江仙(钦谱) 格律六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閒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馀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馀即参向词。

临江仙(钦谱) 格律七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 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临江仙(钦谱) 格律八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句平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平中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閒散”,“閒”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馀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临江仙(钦谱) 格律九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临江仙(钦谱) 格律十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临江仙(钦谱) 格律十一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冯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临江仙(龙谱)简介

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临江仙(龙谱) 格律一 格一 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 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 声断已随风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首句亦可作“中平中仄平平仄”,后片换韵。

临江仙(龙谱) 格律二 格二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临江仙(龙谱) 格律三 格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临江仙词牌名古诗词(747首)

1 《临江仙(高平调)》 宋代·张先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
暮尘衰草一番秋。
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
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
高城深处是青楼。
红尘远道,明日忍回头。

1 《临江仙》 宋代·晏殊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
与君相见最伤情。
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
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
待君归觐九重城。
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1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夏天写雨写景

1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宋代·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友情送别感伤

1 《临江仙》 宋代·杜安世

太史占天云物好,初阳律合黄钟。
日缠南极北郊风。
雪花先柳絮,飞舞透帘栊。
圣运时和兼岁稔,歌欢处处皆同。
簪声相庆晓光中。
金炉红兽炭,一举寿杯空。

1 《临江仙》 宋代·杜安世

遍地残花庭院静,流莺对对相过。
万条风柳间婆娑。
樱桃初弄色,萱草自成窠。
早是芳菲时节晚,追游期会无多。
眉山敛翠近秋波。
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

1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宋代·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宋词精选思念女子

1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宋代·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感叹人生

1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宋代·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友人抒情离别相思

1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宋代·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
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写景抒情

1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宋代·晏几道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脸红凝露学娇啼。
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
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咏物荷花赞美抒情

1 《临江仙》 宋代·晏几道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
玉楼深处绮窗前。
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沈水浓熏绣被。
流霞浅酌金船。
绿娇红小正堪怜。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1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代·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蘋 通:苹)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怀念歌女

1 《临江仙》 宋代·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1 《临江仙》 宋代·苏轼

以为异人。
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
作此记之。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溪山好处便为家。
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
十年不见紫云车。
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婉约写景妇女怀远

1 《临江仙(赠送)》 宋代·苏轼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芒。
欢颜为我解冰霜。
酒阑清梦觉,春草满地塘。
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
功成名遂早还乡。
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

讽谕

1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宋代·苏轼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
尘心消尽道心平。
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
愿闻吴越报丰登。
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1 《临江仙(冬日即事)》 宋代·苏轼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1 《临江仙·送王缄》 宋代·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送别悼亡失意思乡

1 《临江仙》 宋代·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