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矩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钦谱)简介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矩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一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馀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句中中平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 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参下平韵词。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二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 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三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 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四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叶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叶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叶仄仄平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五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捲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六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七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八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水调歌头(龙谱)简介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龙谱) 格律一 定格 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 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 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 忽有扁舟急桨 撇浪载鲈还 
  中仄仄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中句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处颇多,须善掌握调配。

水调歌头(龙谱) 格律二 夹叶仄韵格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中仄仄平仄句中仄仄平平平韵中平中仄平中句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韵

搜韵君按:依定格附注,引原书例词,补此词格。

水调歌头(龙谱) 格律三 平仄韵通叶格 贺铸

  南国本萧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擘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中仄仄平仄叶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叶平中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叶中仄平平中仄叶中仄仄平平韵

搜韵君按:依定格及原书例词说明,补录该词格。

水调歌头词牌名古诗词(993首)

1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宋代·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豪放山水写景抒情议论

1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故事抒情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初中古诗高中古诗豪放中秋节月亮怀人祝福

1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宋代·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咏物音乐

1 《水调歌头·游览》 宋代·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宋词三百首纪游想象抒怀

1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宋代·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宋词精选咏物荷花抒情

1 《水调歌头》 宋代·晁端礼

忆昔红颜日,金玉等泥沙。
青楼紫陌,惟解惜月与贪花。
谁信如今憔悴,尘暗金徽玉轸,藓污匣中蛇。
一事都无就,双鬓只堪嗟。
恨无情,乌与兔,送年华。
不如归去,无限云水好生涯。
未用轻蓑短棹,犹有青鞋黄帽,行处即吾家。
回首人间世,幽意在青霞。

1 《水调歌头·中秋》 宋代·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中秋节饮酒抒情

1 《水调歌头》 宋代·贺铸

彼美吴姝唱,繁会阖闾邦。
千坊万井、斜桥曲水小轩窗。
缥缈关山台观。
罗绮云烟相半。
金石压掁撞。
痴信东归虏,黑自死心降。
范夫子,高标韵,秀眉庞。
功成长往、有人同载世无双。
物外聊从吾好。
赖尔工颦妍笑。
伴醉玉连缸。
尽任扁舟路,风雨卷秋江。

1 《水调歌头(拟饶州法曹掾作)》 宋代·毛滂

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
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咳唾,拂袖且东还。
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
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
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
富贵暂饶先手,唏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
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1 《水调歌头(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宋代·毛滂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
庭下一B636土,须避赤帷裳。
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
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履合彷徉。
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孙发厅事前古冢,得双石,因以为堂名。
石上有昔人题识云:叠峨眉山于文会堂前。

1 《水调歌头(程良器嘉量别赋一阕纪泛舟之会,往返次韵)》 宋代·葛胜仲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
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
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
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
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钟。
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
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离思怀人惆怅

1 《水调歌头》 宋代·葛胜仲

下濑惊船驶,挥尘恐尊空。
谁吹尺八寥亮,嚼徵更含宫。
坐爱金波潋滟,影落蒲萄涨绿,夜漏尽移铜。
回棹携红袖,一水带香浓。
坐中客,驰隽辨,语无同。
青鞋黄帽,此乐谁肯换千钟。
岩壑从来无主,风月故应长在,赏不待先容。
羽化寻烟客,家有左仙翁。

1 《水调歌头》 宋代·葛胜仲

胜友欣倾盖,羁宦懒书空。
爱君笔力清壮,名已在蟾宫。
萧散英姿直上,自有练裙葛帔,岂待半通铜。
长短作新语,墨纸似鸦浓。
山吐月,溪泛艇,率君同。
吾侪轰饮文字,乐不在歌钟。
今夜长风万里,且倩泓澄浩荡,一为洗尘容。
世上闲荣辱,都付塞边翁。

1 《水调歌头》 宋代·张继先

高真留妙诀,达士济群迷。
心清行洁,天人凡圣尽皈依。
不在搬精运气,不在飞罡蹑斗,心乱转狐疑。
但要除邪妄,心地合神祇。
悟真空,离世网,绝关机。
养吾浩气,驱雷役电震天威。
混合百神归一,一念通天彻地,方始了无为。
叱咤生风雨,玩世挟明时。
师于泗州尸解,化身青城,作此付萨守坚真人。

1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 宋代·叶梦得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
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
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
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澄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
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
堪笑E44C溪遗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
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

1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宋代·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豪放爱国壮志

1 《水调歌头(送八舅朝请)》 宋代·叶梦得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
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
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
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
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
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余响落尊前。
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1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宋代·叶梦得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
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
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
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
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
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1 《水调歌头(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宋代·叶梦得

今古几流转,身世两奔忙。
那知一丘一壑,何处不堪藏。
须信超然物外,容易扁舟相踵,分占水云乡。
雅志真无负,来日故应长。
问骐骥,空矫首,为谁昂。
冥鸿天际,尘事分付一轻芒。
认取骚人生此,但有轻篷短楫,多制芰荷裳。
一笑陶彭泽,千载贺知章。

写景写山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