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宋史·乐志》:“双调”。李邴词名《小冲山》。姜夔词名《小重山令》。韩淲词有“点染烟浓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小重山(钦谱)简介

《宋史·乐志》:“双调”。李邴词名《小冲山》。姜夔词名《小重山令》。韩淲词有“点染烟浓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小重山(钦谱) 格律一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 薛昭蕴

  春到长门春草青 玉阶华露滴 月胧明 东风吹断玉箫声 宫漏促 帘外晓啼莺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平仄仄读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中仄读中仄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词俱照此填。若赵词之添字、《梅苑》词之减字、黄词之押仄韵,皆变体也。 按和凝词前段第二句“群仙初折得、郤诜枝”,“群”字平声。第三句“晓花擎露妒啼妆”,“晓”字仄声。结句“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御”字仄声。后段第二句“管弦分响亮、探花期”,“管”字仄声。第三句“光阴占断曲江池”,“光”字平声。又毛滂词前段结句“玉堂客、于此劝春耕”,“玉”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平韵二词。

小重山(钦谱) 格律二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赵长卿

  一夜中庭拂翠条 碧纱窗外雨 长凉飙 潮来涨水恰平桥 添清景 疏韵响 入芭蕉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读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句平仄仄读仄平平韵

此与薛词同,惟前后段两结句各添一字异。 按张先集有《感皇恩》词“延寿芸香七世孙,华轩承大对、见经纶。溟鱼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玉树莹风神,同时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閤坐、迟谈宾。”正与此同。《词律》误刻《感皇恩》后,不知宋词《感皇恩》体从无用平韵者,张词盖《添字小重山》也,故录赵词以證之。

小重山(钦谱) 格律三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 《梅苑》无名氏

  不是蛾儿不是酥 化工应道也难摹 花儿清瘦影儿孤 多情处 时有暗香浮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读平仄仄平平韵

此与薛词同,惟前段第二句减一字异。 按《梅苑》词三首,一首“一枝照水弄精神”,一首“依稀丹萼动红云”,又元刘景翔词“红香浮玉醉客颓”,并与此同。 前段结句“浮”字本十一尤韵,按《中原雅音》,“浮”字付无切,又吴越间方言“浮”读作“无”,故可借押。

小重山(钦谱) 格律四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黄子行

  一点斜阳红欲滴 白鸥飞不尽 楚天碧 渔歌声断晚风急 揽芦花 飞雪满林湿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读仄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仄平仄韵

此调例押平声韵,此词押入声韵,即《乐府指迷》所谓平声字可以入声替也。

小重山(龙谱)简介

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小重山(龙谱) 格律一 定格 韦庄

  一闭昭阳春又春 夜寒宫漏永 梦君恩 卧思陈事暗销魂 罗衣湿 红袂有啼痕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平仄仄句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小重山词牌名古诗词(154首)

1 《小重山》 唐代·和凝

春入神京万木芳,禁林莺语滑、蝶飞狂。
晓花擎露妨啼妆,红日永、风和百花香。
烟锁柳丝长,御沟澄碧水、转池塘。
时时微雨洗风光,天衢远、到处引笙篁。
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
乌犀白纻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探花期。
光阴占断曲江池,新榜上、名姓彻丹墀。

写水抒怀

1 《小重山》 唐代·和凝

春入神京万木芳,禁林莺语滑、蝶飞狂。
晓花擎露妨啼妆,红日永、风和百花香。
烟锁柳丝长,御沟澄碧水、转池塘。
时时微雨洗风光,天衢远、到处引笙篁。
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
乌犀白纻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探花期。
光阴占断曲江池,新榜上、名姓彻丹墀。

1 《小重山》 唐代·薛昭蕴

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胧明。
东风吹断紫箫声,宫漏促、帘外晓啼莺。
愁极梦难成,红妆流宿泪、不胜情。
手挪裙带绕花行,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
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绶带、绣鸳鸯。
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1 《小重山》 唐代·毛熙震

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
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
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送别宴饮写人

1 《小重山》 宋代·晁端礼

朱户深深小洞房。
曲屏龟甲样,画潇湘。
纱轻蓝嫩镂牙床。
人如玉,一见已心凉。
午枕梦悠扬。
流莺声唤觉,日犹长。
几回烟断玉炉香。
庭花影,不肯上东廊。

1 《小重山》 宋代·赵令

楼上风和玉漏迟。
秋千庭院静,百花飞。
午窗才起暖金卮。
匀面了,阑畔看春池。
何事苦颦眉。
碧云春信断,尽来时。
鸳鸯游戏镇相随。
云雾敛,新月挂天西。

1 《小重山》 宋代·赵令

雨霁风高天气清。
玉盘浮出海,转空明。
小窗帘影冷如冰。
愁不寐,独自傍阶行。
情似浪头轻。
一番销欲尽,一番生。
无言惆怅到参横。
人欲起,鹎鵊几声鸣。

1 《璧月堂(小重山)》 宋代·贺铸

梦草池南璧月堂。
绿阴深蔽日,啭鹂黄。
淡蛾轻鬓似宜妆。
歌扇小,烟雨画潇湘。
薄晚具兰汤。
雪肌英粉腻,更生香。
簟纹如水竟檀床。
雕枕并,得意两鸳鸯。

柳树留恋感怀时光

1 《小重山(四之一)》 宋代·贺铸

玉指金徽一再弹。
新声传访戴,雪溪寒。
两行墨妙破冰纨。
牵情处,幽恨寄毫端。
昵语强羞难。
相逢真许似,镜中鸾。
小梅疏影近杯盘。
东风里,谁共倚阑干。

1 《小重山(四之二)》 宋代·贺铸

帘影新妆一破颜。
玳筵回雪舞,小云鬟。
琼枝擢秀望难攀。
凝情处,千里望蓬山。
歌断酒阑珊。
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坠钿残燎水堂关。
斜阳里,双燕伴人闲。

1 《小重山(四之三)》 宋代·贺铸

枕上阊门五报更。
蜡灯香灺冷,恨天明。
青苹风转彩帆轻。
樯头燕,多谢伴人行。
临镜想倾城。
两尖愁黛浅,泪波横。
艳歌重记遣离情。
缠绵处,翻是断肠声。

1 《小重山(四之四)》 宋代·贺铸

月月相逢只旧圆。
迢迢三十夜,夜如年。
伤心不照绮罗筵。
孤舟里,单枕若为眠。
茂苑想依然。
花楼连苑起,压漪涟。
玉人千里共婵娟。
清琴怨,肠断亦如弦。

1 《小重山》 宋代·贺铸

一叶西风生嫩凉。
彩舟旗影动,背斜阳。
溪流几曲似回肠。
高城远,今夜为谁长。
正节号清狂。
苎萝标韵美,倚新妆。
月华歌调转清商。
尊酒畔,好住伴刘郎。

咏物写茶写人

1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宋代·贺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
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当时偏恨五更钟。
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
一双金缕枕,半床空。
画桥临水凤城东。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爱情离别相思

1 《小重山》 宋代·贺铸

飘径梅英雪未融。
芳菲消息到,杳梢红。
隔年欢事水西东。
凝思久,不语坐书空。
回想夹城中。
彩山箫鼓沸,绮罗丛。
钿轮珠网玉花骢。
香陌上,谁与斗春风。

1 《小重山》 宋代·晁冲之

碧水浮瓜纹簟前。
只知闲枕手,不成眠。
晚云如火雨晴天。
轻云远,亭外一声蝉。
池馆几年年。
倚阑催小艇,采新莲。
多情还到芰荷边。
应相忆,折藕看丝牵。

1 《小重山(宴太守张公内翰作)》 宋代·毛滂

碧瓦朱甍紫翠深。
玻璃屏障里,锦为城。
子胥英爽海涛横。
玉堂人,于此劝春耕。
五月政当成。
岩廊将去路,肯留行。
江山雄胜为公倾。
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咏物梅花

1 《小重山(立春日欲雪)》 宋代·毛滂

谁劝东风腊里来。
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
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
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
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1 《小重山(春雪小醉)》 宋代·毛滂

门外东风糁玉尘。
曲房花气蔼,博山春。
小槽珠滴桂椒芬。
梅蕊绽,谁共醉中闻。
睡起静无人。
曲屏横远翠,锦为邻。
十年旧事梦如新。
红蕤枕,犹暖楚峰云。

1 《小重山(家人生日)》 宋代·毛滂

鹤舞青青雪里松。
冰开龟在藻,绿蒙茸。
一成不记蕊珠宫。
蟠桃熟,应待几东风。
玉酒紫金钟。
非烟罗幕暖,宝熏秾。
赠君春色腊寒中。
君留取,长伴脸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