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三十五首。康与之词名《洞仙歌令》,潘牥词名《羽仙歌》,袁易词名《洞仙词》。《宋史·乐志》名《洞中仙》,注“林钟商调”,又“歇指调”。金词注“大石调”。慢词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共五首。柳永《乐章集》“嘉景”词注“般涉调”,“乘兴閒泛兰舟”词注“仙吕调”,“佳景留心惯”词注“中吕调”。按张綖《诗馀图谱》,前段六句三韵,后段七句三韵,前后段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段结句六字,后段结句九字,此令词正体也,间有摊破、添字句、添韵者,皆从此出,谱中句读悉据之。
唐教坊曲。《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豆亦参差不一。兹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两句作结。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阕增一、二衬字,句豆平仄略异者。

洞仙歌(钦谱)简介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三十五首。康与之词名《洞仙歌令》,潘牥词名《羽仙歌》,袁易词名《洞仙词》。《宋史·乐志》名《洞中仙》,注“林钟商调”,又“歇指调”。金词注“大石调”。慢词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共五首。柳永《乐章集》“嘉景”词注“般涉调”,“乘兴閒泛兰舟”词注“仙吕调”,“佳景留心惯”词注“中吕调”。按张綖《诗馀图谱》,前段六句三韵,后段七句三韵,前后段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段结句六字,后段结句九字,此令词正体也,间有摊破、添字句、添韵者,皆从此出,谱中句读悉据之。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一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苏轼

  冰肌玉骨 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 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 敧枕钗横鬓乱 
  中平中仄句中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中仄中仄平平句中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韵

宋人填《洞仙歌》令词者,句读韵脚互有异同,惟苏、辛两体填者最多。今以苏、辛二词为初体,其馀添字、减字各以类聚,庶不蒙混。 按张炎“中峰壁立”词前段结句“鸥散烟波茂陵苑”,当是传写之讹,多一“陵”字。张翥“功名利达”词后段第五句“自笑萍踪久无定”,亦是传写之讹,当作“久自笑、萍踪无定”,便合调矣。故此二体,不为编入。又张肯“金风玉露”词后段第五句“咸羡世稀有”,减二字。第六句“又堪怜、枝上蟠桃”,减一字,恐有脱误,亦不编入。 此调前后段第三句第五字,后段第六句第六字例用仄声,若换平声,便不协律,金元大石调曲子亦如此。 谱内可平可仄悉参所采诸词,惟晁补之“今年闰好”词前段第二句“怪重阳菊早”,“菊”字仄声;京镗“三年绵里”词前段第二句“见重阳药市”,“药”字仄声,此盖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又晁补之“青烟羃处”词前段第三句“永夜閒阶卧桂影”,“桂”字仄声;《梅苑》“摧残万物”词前后段第三句“待得春来是早晚”、“只这些儿意不浅”,“早”字、“不”字俱仄声,皆非定格。又阮阅词前段第四句“见伊底”,“底”字仄声;王字中“深庭夜寂”词后段起句“迎人巧笑道”,“巧”字仄声;汪元量词后段第四句“桑枝才长”,“枝”字平声,“长”字仄声;辛弃疾词结句“他家有个西子”,“个”字仄声。查宋词诸家,平仄无如此者,故亦不与参校。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葛郯

  璚楼十二 无限神仙侣 紫绂丹麾彩鸾驭 步虚声杳霭 碧落天高 微云澹 点破瑶阶白露 
  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前段起句押韵,第四句及后段结句作上五下四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 张炎

  野鹃啼月 便角巾还第 轻掷诗瓢趁流水 最无端 小院寂历春空 门自掩 柳发离离如此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仄仄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换头句押韵,结句作上五下四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四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辛弃疾

  婆娑欲舞 怪青山欢喜 分得清溪半篙水 记平沙鸥鹭 落日渔樵 湘江上 风景依然如此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前段第四句作上五下四句读小异。宋词如此填者甚多。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五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 汪元量

  西园春暮 乱草迷行路 风卷残花堕红雨 念旧巢燕子 飞傍谁家 斜阳外 长笛一声今古 
  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仄仄读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韵

此与辛词同,惟前后段起句俱押韵,后段结句作上五下四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六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刘一止

  细风轻雾 锁山城清晓 冷蕊疏枝为谁好 对斜桥孤驿 流水溅溅 无限意 清影徘徊自照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亦汪词体,惟前后段起句不用韵,后段第四句作上三下六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七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 赵长卿

  黄花满地 庭院重阳后 天气凄清透襟袖 动离情 最苦旅馆萧条 那堪更 风剪彫零飞柳 
  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仄仄仄仄平平句仄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后段第四句减二字,第五句添二字异。 以上七词俱八十三字者,内以苏、葛、张、辛、汪五词为正体,句读齐整,可以按谱。若刘词、赵词之句读参差,亦变格也。

洞仙歌(钦谱) 格律八 双调八十二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京镗

  三年锦里 见重阳药市 车马喧阗管弦沸 笑篱边孤寂 台上疏狂 争得似 此日西南都会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

此与辛词同,惟后段第四句减一字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九 双调八十二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姜夔

  花中惯识 压架珑璁雪 可见湘英间琅叶 恨春风将了 染额人归 留得个 袅袅垂香带月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亦与辛词同,惟后段第五句减一字作三字句异。 以上二词,俱八十二字,采以备体。 当代秘长青校:按《词律校勘记》,“花中惯识”一首为姜夔词,作吴文英误。又“可见湘英间琅叶”句,“可见湘英”四字,《白石道人歌曲》作“乍见缃蕤”。又“待黄龙”句,万氏云:“历查此调,俱用四字,或有脱落。”按《歌曲》,“待”字下本有“看”字也。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 双调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晏几道

  春残雨过 绿暗东池道 玉艳藏羞媚赪笑 记当时 已恨飞镜欢疏 那至此 仍苦题花信少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仄仄平仄平平句仄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后段第四句添一字、摊破句法作两句异。 按苏轼“江南腊尽”词后段第四、五句“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又辛弃疾“飞流万壑”词“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蒋捷词“更谁家、鸾镜里,贪学纤娥”,正与此同。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一 双调八十四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李元膺

  廉纤细雨 殢东风如困 萦断千丝为谁恨 向楚宫一梦 千古悲凉 无处问 愁到而今未尽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仄仄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晏几道“春残雨过”词同,惟前段第五句多押一韵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二 双调八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梅苑》无名氏

  梳风洗雨 兰蕙摧残后 玉蕊檀芳做霜晓 板桥平 溪岸小 月下归来 乘露冷 赢得清香满抱 
  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张炎词同,惟前段第四句添一字摊破句法作两句,又多押一韵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三 双调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黄裳

  世间言笑 天上谁欢聚 河汉涵秋静无暑 望丹霄杳杳 云屋俄开 缘会远 空引诗情万缕 
  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词与辛词同,惟后段第六句添一字,结句作上五下四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四 双调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周紫芝

  江梅吹尽 更幽兰香度 可惜浓春为谁住 更嫌他 无数轻薄桃花 推不去 偏守定东风一处 
  平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亦与苏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一字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五 双调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晁补之

  群芳老尽 海棠花时候 雨过寒轻好清昼 最妖饶一段 全是初开 云鬟小 涂粉施朱未就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读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亦与辛词同,惟后段第四句添一字作上四下六句法,第五句作上五下三,结句作上四下五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六 双调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阮阅

  赵家姊妹 合在昭阳殿 因甚人间有飞燕 见伊底 尽道独步江南 便江北 也何曾惯见 
  仄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读仄仄仄仄平平句仄平仄句仄平平仄仄韵

此亦与苏词同,惟前段结句减一字,后段第五句添二字异。 以上七词俱八十四字者,以晏词、李词、无名氏词为正体,若黄词、周词之添一衬字,晁词、阮词之句读参差,皆变格也。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七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京镗

  东皇著意 妙出妆春手 点缀名花胜于绣 向鱼凫国里 琴鹤堂前 仍共赏 蜀锦堆红炫昼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词前段与辛弃疾词同,后段与阮阅词同。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八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 刘子寰

  风餍雨足 也解为花地 收拾浮云放新霁 爱调停小翠 点滴猩红 新妆了 妃子朝来睡起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京镗词同,惟后段起句押韵,第六句作上三下五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十九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 卢祖皋

  玉肌翠袖 较似酴醾瘦 几度熏醒夜窗酒 问炎州何事 得许清凉 尘不到 一段冰壶剪就 
  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京镗词同,惟前后段起句押韵,及后结作上三下六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 李元膺

  雪云散尽 放晓晴庭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致 一点梅心 相映远 约略颦轻笑浅 
  仄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京镗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多押一韵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一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五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 《梅苑》无名氏

  蓬莱宫殿 去人间三万 玉体仙娥有谁见 被月朋雪友 邀下琼楼 溪桥畔 相对寒光浅浅 
  平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仄仄读平仄平平句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李元膺“雪云散尽”词同,惟前段起句押韵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二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晁补之

  年年青眼 为江梅肠断 一句新诗思无限 向碧琼枝上 白玉葩中 春犹浅 一点龙香清远 
  平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韵

此亦与李元膺“雪云散尽”词同,惟前后段起句各押韵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三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李邴

  一团娇软 是将春揉做 撩乱随风到何处 自长亭 人去后 烟草萋迷 归来了 装点离愁无数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

此亦苏、辛词体,惟前后段第四句各添一字、摊破句法作两句异。 按管鉴词前段第四句“剪姚黄、移魏紫”,后段第四句“宝盆翻、银烛烂”,正与此同。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四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七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梅苑》无名氏

  摧残万物 不忍临轩槛 待得春来是早晚 向纷纷 雪里开 一枝见 清香满 漏泄东君先绽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仄平平读仄仄平句仄平仄韵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韵

此即李邴词体,惟前段第五句减一字、多押一韵,第六句多押一韵,后段起句减一字,第六句添二字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五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黄庭坚

  月中丹桂 自风霜难老 阅尽人间盛衰早 望中秋 才有几日十分圆 霾风雨 云表常如永昼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仄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晏几道“春残雨过”词同,惟前段第五句添一字,后段第七句作上五下三句法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六 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晁补之

  青烟幕处 碧海飞金镜 永夜閒阶卧桂影 露凉时 零乱多少寒螀 神京远 惟有蓝桥路近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仄平平读平仄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后段第四句添二字、摊破句法作两句异。 以上十词俱八十五字者,内以京镗、刘子寰、卢祖皋三词为一类,李元膺、无名氏、晁补之三词为一类,李邴、无名氏二词为一类,均为正体。若黄庭坚“月中丹桂”词,晁补之“青烟羃处”词,句读参差,皆变格也。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七 双调八十六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吴文英

  芳辰良宴 人日春朝并 细缕青丝裹银饼 更玉犀金綵 沾座分簪 歌围暖 梅靥桃唇斗胜 
  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读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后段第四句校苏词添一字、摊破句法作两句,第六句本苏词第五句又添二字异。 按宋吕直夫词“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不知伊瘦侬瘦”,杨炎昶词“愿从今、江海上,日日韶华,桃李径、总为人间种就”,又一首“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閒,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正与此同。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八 双调八十六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蔡伸

  莺莺燕燕 本是于飞伴 风月佳时阻幽愿 但人心 坚固后 天也怜人 相逢处 依旧桃花人面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

前段第五句校苏词添二字,与京镗词同,惟前段第四句添一字、摊破句法作两句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二十九 双调八十六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林外

  飞梁敧水 虹影澄清晓 橘里渔村半烟草 叹来今往古 物换人非 天地里 唯有江山不老 
  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韵

此与吴文英“芳辰良宴”词同,惟后段起句四字,第二句五字,俱押韵异。 按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昔有人题此词于吴江垂虹桥,不书姓名,或疑仙作,传入禁中,孝宗笑曰:‘以“锁”字押“老”字,则“锁”当音“埽”,乃闽音也。’访之,果系闽人林外所作。”但此词后段第二、三句“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亦“哿”、“个”二韵中字,不独一“锁”字也,盖古以鱼、虞、萧、肴、豪、歌、麻、尤八韵为角声,皆可通转,故《淮南招隐士》首章:“山气巃嵷兮、石嵯峨,猿狖群笑兮、虎豹嗥”,四豪与五歌同叶。则知此词“我”字、“过”字、“锁”字亦以十九皓与二十哿叶,虽曰方言,实古韵也。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 双调八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三仄韵 《梅苑》无名氏

  断云疏雨 冷落空山道 匹马骎骎又重到 望孤村 两三间 茅屋疏篱 溪水畔 一簇芦花晚照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句仄平平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后段第五句较苏词添二字,与京镗词同,惟前段第四句添一字摊破句法作两句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一 双调八十六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赵长卿

  芰荷己老 菊与芙蓉未 一夜秋容上岩桂 间蘩英 嫩黄染就琼瑰 开未足 已早香传十里 
  仄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仄平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后段第五句校苏词添二字,与京镗词同,惟后段第四句作三字一句、七字一句异。 以上五词俱八十六字者,内以吴词、蔡词、林词为正体,若无名氏词、赵词之句读参差,亦变格也。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二 双调八十七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康与之

  若耶溪路 别岸花无数 欲敛娇红向人语 与绿荷 相倚恨 回首西风 波淼淼 三十六陂烟雨 
  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读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韵

此与李邴词同,惟后段第六句添二字异。 按谢懋“愁边雨细”词前段第四句至结句“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后段第四、五、六句“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正与此同。 八十七字者祇此一体,句读整齐,可以为法。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三 双调八十八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赵长卿

  广寒宫殿 不在人间世 分付天香与岩桂 向西风 摇曳处 数十里始闻 金翠里 别有出群标致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仄句仄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仄韵

此亦康与之词体,惟前段第五句添一字作五字句,后段起句四字,第二句五字异。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四 双调八十八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 潘牥

  雕檐绮户 倚晴空如画 曾是吴王旧台榭 自浣纱人去后 落日平芜 行云断 几见花开花谢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

此即康与之词体,惟后段第四句添一字,后结句法异。 以上二词俱八十八字者,句读参差,采入谱中,聊以备体。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五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梅苑》无名氏

  广寒晓驾 姑射寻仙侣 偷被霜华送将去 过越岭 栖息南枝 匀妆面 凝酥轻聚 爱横管 
  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读平仄平平句平平仄读平平平仄韵仄平仄读

此词起结与苏词同,而中间添字甚多,采之《梅苑》,北宋人作也。前后段句读最为整齐,惜无别首宋词可校。 以上三十五词俱为《洞仙歌》令词,挨字编次中,仍为分类。此调之源流正变,尽于此矣。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六 双调一百十八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四句九仄韵 柳永

  嘉景 况少年彼此 争不雨沾云惹 奈傅粉英俊 梦兰品雅 金丝帐暖银屏亚 并粲枕轻倚 
  平仄句仄仄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句仄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句

按柳永词三首亦名《洞仙歌》,实慢词也。《乐章集》各注宫调,虽字句参差,而音节仿佛,盖般涉调为黄钟之羽声,仙吕调为夷则之羽声,中吕调为夹钟之羽声,同为羽声,故其声亦不甚相远也。但所注宫调既不同,字句平仄自不容相混,填此调者审之。 此调慢词,柳词共三体,晁词二首即仙吕调体之一,因句读小异,故不参校平仄。 当代秘长青校:按《词律校勘记》,柳永“嘉景”一首“并灿枕轻偎轻倚”句,落“轻偎”二字,应从宋本增。又“早恁背人泪洒”句,“泪”误作“沾”。又“爱揾了双眉,索人重画”句,“揾”误作“印”,亦应从宋本改正。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七 双调一百二十三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四句八仄韵 柳永

  乘兴 閒泛兰舟 渺渺烟波东去 淑气散幽香 满蕙兰江渚 绿芜平畹 和风轻暖 曲岸垂杨 
  平仄句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

此与“嘉景”词校,惟前段第二句减一字,第五句添一字,第六、七、八句添二字摊破句法作四字三句、六字一句,少押一韵。后段第二句减一字,第五句添二字,第六、七、八句添一字摊破句法作六字三句,少押一韵,第十二句添一字,馀皆同。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八 双调一百二十六字,前段十句七仄韵,后段十五句九仄韵 柳永

  佳景留心惯 况少年彼此 风情非浅 有笙歌巷陌 绮罗庭院 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态 明眸回美盼 
  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读平平平仄仄韵

此与“嘉景”词校,惟前段起句添三字,第三句减二字,第七、八句添二字摊破句法作八字一句、三字一句,多押一韵。第九、十句添一字,作五字两句。后段第二句添一字,作四字两句,第七、八句添一字摊破句法作八字一句、三字一句,多押一韵,第九、十句添一字作三字一句、七字一句,第十一句减一字,第十三句添二字,馀皆同。

洞仙歌(钦谱) 格律三十九 双调一百二十三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六句七仄韵、一叠韵 晁补之

  当时我醉 美人颜色 如花堪悦 今日美人去 恨天涯离别 青楼朱箔 婵娟蟾桂 三五初圆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

此与柳永“乘兴,閒泛兰舟”词大同小异,句读较为整齐,可以为法。

洞仙歌(钦谱) 格律四十 双调一百二十四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八句九仄韵 晁补之

  花恨月恼 更夏牗凉风 冬轩雪皎 閒事不关心 算四时皆好 从来又说 春台登览 人意多同 
  平仄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

此与“当时我醉”词同,惟前段第二句多一字,后段第三句以下作四字四句,第十五句多押一韵异。 以上五词俱《洞仙歌》慢词,与令词截然不同,因调名同,故亦类列。

洞仙歌(龙谱)简介

唐教坊曲。《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豆亦参差不一。兹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两句作结。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阕增一、二衬字,句豆平仄略异者。

洞仙歌(龙谱) 格律一 定格 苏轼

  冰肌玉骨 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 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 攲枕钗横鬓乱 
  中平中仄句仄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读中仄平仄平平句平中仄读中仄平平中仄韵

洞仙歌词牌名古诗词(212首)

1 《洞仙歌(中吕调)》 宋代·柳永

佳景留心惯。
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
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
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态、明眸回美盼。
同心绾。
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缱绻。
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
和鸣彩凤于飞燕。
间柳径花阴携手遍。
情眷恋。
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
忍聚散。
况已结深深愿。
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1 《洞仙歌(仙吕调)》 宋代·柳永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
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汀渚。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
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
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市,闲思更远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
不堪独倚危樯,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
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
伤心最苦。
伫立对、碧云将暮。
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1 《洞仙歌》 宋代·柳永

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
奈傅粉英俊,梦兰品雅。
金丝帐暖银屏亚。
并粲枕、轻偎轻倚,绿娇红姹。
算一笑,百琲明珠非价。
闲暇。
每只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
从来娇多猜讶。
更对翦香云,须要深心同写。
爱揾了双眉,索人重画。
忍孤艳冶。
断不等闲轻舍。
鸳衾下。
愿常恁、好天良夜。

1 《洞仙歌令》 宋代·欧阳修

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
倚遍阑干意无尽。
罗巾掩,宿粉残眉、香未减,人与天涯共远。
香闺知人否,长是厌厌,拟写相思寄归信。
未写了,泪成行、早满香笺。
相思字、一时滴损。
便直饶、伊家总无情,也拚了一生,为伊成病。

1 《洞仙歌令》 宋代·欧阳修

情知须病,奈自家先肯。
天甚教伊恁端正。
忆年时、兰棹独倚春风,相怜处、月影花相映。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
后约与新期,易失难寻,空肠断、损风流心性。
除只把、芳尊强开颜,奈酒到愁肠,醉了还醒。

1 《洞仙歌》 宋代·晏几道

春残雨过,绿暗东池道。
玉艳藏羞媚赪笑。
记当时、已恨飞镜欢疏,那至此,仍苦题花信少。
连环情未已,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淡秀色,暗寒香,粲若春容,何心愿、闲花凡草。
但莫使、情随岁华迁,便杳隔秦源,也须能到。

1 《洞仙歌·咏柳》 宋代·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咏物柳树同情少女

1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代·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宋词三百首女子生活感叹人生

1 《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 宋代·黄庭坚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
阅尽人间盛衰草。
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
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1 《洞仙歌》 宋代·晁端礼

年时此际,向扁舟同载。
风送征帆暮天外。
对沙汀宿鹭,与波上轻鸥,双双处,相唤相呼自在。
如今重整棹,烟景依然,谁念轻分绣罗带。
向蓬窗独坐,不觉徊徨,鸥与鹭、想一齐惊怪。
怎生得、今宵梦还家,又譬如秉烛,夜阑相对。

婉约妇女怀人

1 《洞仙歌》 宋代·晁端礼

眼来眼去,未肯分明道。
有意于人甚不早。
谩教我、心下终日悬悬,星□事,知他何时是了。
几回猜伊意,也是难为,拟待偷怜又胆小。
奈何我已狂迷,怎肯干休,情深后、不免求告。
但只教、时时得些儿,便拚了一生,为伊烦恼。

送别序文

1 《洞仙歌》 宋代·李元膺

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
萦断千丝为谁恨。
向楚宫一梦,千古悲凉,无处问。
愁到而今未尽。
分明都是泪,泣柳沾花,常与骚人伴孤闷。
记当年、得意处,酒力方融,怯轻寒、玉炉香润。
又岂识、情怀苦难禁,对点滴檐声,夜寒灯晕。

1 《洞仙歌·雪云散尽》 宋代·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
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宋词三百首春天咏物迎春

1 《洞仙歌》 宋代·刘弇

凄凉楚弄,行客肠曾断。
涛卷秋容暗淮甸。
去年时、还是今日孤舟,烟浪里,身与江云共远。
别来丹枕梦,几过沧洲,皓月而今为谁满。
薄幸苦无端,误却婵娟,有人在、玉楼天半。
最不愤、西风破帆来,甚时节,收拾望中心眼。

1 《洞仙歌(留春)》 宋代·晁补之

花恨月恼。
更夏有凉风,冬轩雪皎。
闲事不关心,算四时皆好。
从来又说,春台登览,人意多同,常是惜、春过了。
须痛饮,莫放欢情草草。
年少。
尚忆瑶阶,得隽寻芳,骖驔东城,适见垂鞭,酕匋南陌,又逢低帽。
莺花荡眼,功名满意,无限嬉游,荣华事、如梦杳。
伤富贵浮云,曾萦怀抱。
为春醉倒。
愿花更好。
春休老。
开口笑。
占醉乡、莫教人到。

1 《洞仙歌(填卢仝诗)》 宋代·晁补之

当时我醉,美人颜色,如花堪悦。
今日美人去,恨天涯离别。
青楼朱箔,婵娟蟾桂,三五初圆,伤二八、还又缺。
空伫立,一望一见心绝。
心绝。
顿成凄凉,千里音尘,一梦欢娱,推枕惊巫山远,洒泪对湘江阔。
美人不见,愁人看花,心乱念愁,奏绿绮、弦清切。
何处有知音,此恨难说。
怨歌未阕。
恐暮雨收、行云歇。
窗梅发。
乍似睹、芳容冰洁。

古诗三百首写景抒情

1 《洞仙歌(温园赏海棠)》 宋代·晁补之

群芳老尽,海棠花时候。
雨过寒轻好清昼。
最妖饶一段,全是初开,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
全开还自好,骀荡春余,百样宫罗斗繁绣。
纵无语也,心应恨来迟,恰柳絮、将春归后。
醉犹倚柔柯,怯黄昏,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

1 《洞仙歌(梅)》 宋代·晁补之

年年青眼。
为江梅肠断。
一句新诗思无限。
向碧琼枝上,白玉葩中、春犹浅。
一点龙香清远。
谁抛倾国艳。
昨夜前村,都恐东皇未曾见。
正倚墙红杏,芳意浓时,惊千片。
何许飘零仙馆。
待冰雪丛中看奇姿,乍一笑能回,上林冬暖。

1 《洞仙歌(菊)》 宋代·晁补之

今春闰好。
怪重阳菊早。
满槛煌煌看霜晓。
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怀念写景写山

1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代·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中秋节豪放赏月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