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浪淘沙(钦谱)简介
唐教坊曲名。
浪淘沙(钦谱) 格律一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皇甫松
蛮歌豆蔻北人愁 蒲雨杉风野艇秋 浪起鵁鶄眠不得 寒沙细细入江流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此七言绝句也。
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浪淘沙(龙谱)简介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浪淘沙(龙谱) 格律一 格一(七言绝句式,仄起) 刘禹锡
日照澄州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引 尽是沙中浪底来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仄句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此用仄起式。亦有用平起者,与七绝平起式全同。
浪淘沙(龙谱) 格律二 格一(七言绝句式,平起) 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 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眼鸥非旧浦 去年沙觜是江心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搜韵君按:依格一(七言绝句式,仄起)附注,引原书例词,补该词格。
浪淘沙词牌名古诗词(307首)
1
《浪淘沙》 宋代·吕渭老
纤指捧玻璃。
莫惜重持。
自离阆苑失回期。
门掩东风桃著子,帘影迟迟。
楼上正横篦。
荷气沾衣。
谁将名玉碾花枝。
不比寻常红与紫,取次芳菲。
1
《浪淘沙》 宋代·曹勋
归意逐飞鸿。
点点书空。
爱渠南去晓烟中。
不似老人尘土里,一似痴聋。
庭院晚来风。
还过秋容。
旧时与客绕珍丛。
有酒不曾无客醉,欢与秋浓。
1
《浪淘沙令(祝寿)》 宋代·史浩
祝寿祝寿。
筵开锦绣。
拈起香来玉也似手。
拈起盏来金也似酒。
祝寿祝寿。
命比乾坤久。
长寿长寿。
松椿自此碧森森底茂。
乌兔从他汨辘辘底走。
长寿长寿。
1
《浪淘沙(赠妓)》 宋代·仲并
趁拍舞初筵。
柳袅春烟。
街头桃李莫争妍。
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
不用抹繁弦。
歌韵天然。
天教独立百花前。
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团圆。
1
《浪淘沙》 宋代·仲并
倾国与倾城。
袅袅盈盈。
歌喉巧作断肠声。
看尽风光花不语,却是多情。
家近董双成。
三妙齐名。
谁教蜂蝶漫经营。
留取无双风味在,真是琼英。
1
《浪淘沙(观潮作)》 宋代·曾觌
一线海门来。
雪喷云开。
昆山移玉下瑶台。
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
羯鼓噪春雷。
鼍舞蛟回。
歌楼鼓吹夕阳催。
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
1
《浪淘沙》 宋代·毛幵
帘幕燕双飞。
春共人归。
东风恻恻雨霏霏。
水满西池花满地,追惜芳菲。
回首昔游非。
别梦依稀。
一成春瘦不胜衣。
无限楼前伤远意,芳草斜晖。
1
《浪淘沙》 宋代·姜特立
春事有来期。
且喜春归。
问春何似去年时。
报道今年春意好,随分开眉。
往事莫伤悲。
光景如飞。
十分潘鬓已成丝。
幸是风流犹未减,且醉芳菲。
1
《浪淘沙》 宋代·姜特立
春事有来期。
且喜春归。
问春何似去年时。
报道今年春意好,随分开眉。
往事莫伤悲。
光景如飞。
十分潘鬓已成丝。
幸是风流犹未减,且醉芳菲。
1
《浪淘沙》 宋代·范成大
黯淡养花天。
小雨能慳。
烟轻云薄有无间。
官柳丝丝都绿遍,犹有春寒。
空翠湿征鞍。
马首千山。
多情若是肯俱还。
别有玉杯承露冷,留共君看。
玉杯,官舍中牡丹绝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