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钦谱)简介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

清平乐(钦谱) 格律一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中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赵词。

清平乐(钦谱) 格律二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中仄读平平仄韵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清平乐(钦谱) 格律三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捲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清平乐(龙谱)简介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龙谱) 格律一 定格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中平中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清平乐词牌名古诗词(556首)

1 《清平乐(绛河清)》 宋代·毛滂

绛河千岁。
一照升平事。
万里青铜开碧霁。
俯见南山晚翠。
绀寒不翅湘酃。
清于练静江澄。
流向万年觞里,玉波可但如渑。

1 《清平乐》 宋代·毛滂

银河秋浪。
遥出昆仑上。
忽变澄澜添碧涨。
可道升平无象。
黄云浊雾初开。
荣光休气徘徊。
试觅当时五老,金泥玉检将来。

1 《清平乐》 宋代·毛滂

天连翠潋。
九折玻璃软。
回抱金堤清宛转。
疑共蓬莱清浅。
吾君欲济如何。
唐虞风顺无多。
自有松舟桧楫,一帆三代同波。

1 《清平乐(太师相公生辰)》 宋代·毛滂

娟娟月满。
冉冉梅花暖。
春意初长寒力浅。
渐拟芳菲满眼。
当时吉梦重重。
间生天子三公。
付与人间桃李,年年管领春风。

豪放景点写景怀念

1 《清平乐》 宋代·毛滂

瀛洲春酒。
满酌公眉寿。
日照沙堤春傍柳。
恩暖朝天衮绣。
东君著意丁宁。
芳酸先许梅英。
要就升平滋味,待公来进君羹。

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春天写景抒怀思乡

1 《清平乐》 宋代·毛滂

雪余寒退。
唯有青松在。
春不加荣寒不悴。
用舍如公都耐。
流肪磊硌龟蛇。
会留红日西斜。
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1 《清平乐(己卯长至作)》 宋代·毛滂

流光电急。
又过书云日。
旧是天津花下客。
老对山青水碧。
而今转惜年华。
迟阳为缓西斜。
试问东君音信,晓寒犹压梅花。

冬天女子孤独思念

1 《清平乐(东堂月夕小酌,时寒秀亭下娑罗花盛开)》 宋代·毛滂

云峰秀叠。
露冷琉璃叶。
北畔娑罗花弄雪。
香度小桥淡月。
与君踏月寻花。
玉人双捧流霞。
吸尽杯中花月,仙风相送还家。

1 《清平乐(元夕)》 宋代·毛滂

东风桂影。
低拂姮娥镜。
镜里妆寒酥粉莹。
越恁十分端正。
素光行处随人。
柳边照见青春。
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1 《清平乐(春兰用殊老韵)》 宋代·毛滂

曲房青琐。
浅笑樱桃破。
睡起三竿红日过。
冷了沈香残火。
东风偏管伊家。
剩教那与秾华。
谁送一怀春思,玉台燕拂菱花。

1 《清平乐(送贾耘老、盛德常还郡·时饮官酒于东堂,二君许复过此)》 宋代·毛滂

杏花时候。
庭下双梅瘦。
天上流霞凝碧袖。
起舞与君为寿。
两桥风月同来。
东堂且没尘埃。
烟艇何时重理,更凭风月相催。

1 《清平乐(春夜曲)》 宋代·毛滂

兰堂灯灺。
春入流苏夜。
衣褪轻红闻水麝。
云重宝钗未卸。
知君不奈情何。
时时慢转横波。
一饷花柔柳困,枕前特地春多。

1 《清平乐(与诸君小酌,烛下见花,戏作一首)》 宋代·毛滂

风摇灺烬。
吹下桃花影。
醉倒碧铺眠碎锦。
谁伴香迷酒凝。
少年不解孤春。
年来减尽春心。
犹下绣帘遮定,不教风雨侵凌。

1 《清平乐》 宋代·毛滂

桃夭杏好。
似个人人好。
淡抹胭脂眉不扫。
笑里知春占了。
此情没个人知。
灯前子细看伊。
恰似云屏半醉,不言不语多时。

1 《清平乐(春晚与诸君饮)》 宋代·毛滂

杯深莫厌。
强看桃花面。
记约阳和初一线。
便恁芳菲满眼。
明年春色重来。
东堂花为谁开。
我在芦花深处,钓矶雨绿莓苔。

1 《清平乐》 宋代·毛滂

锦屏夜夜。
绣被熏兰麝。
帐卷芙蓉长不下。
垂尽银台蜡灺。
脸痕微著流霞。
瞢腾越恁秾华。
破睡半残妆粉,月随雪到梅花。

1 《清平乐》 宋代·吴则礼

娟娟月满。
冉冉梅花暖。
春意初长寒力浅。
渐拟芳菲满眼。
当时吉梦重重。
间生天子三公。
付与人间桃李,年年管领春风。

1 《清平乐》 宋代·吴则礼

瀛洲春酒。
满酌公眉寿。
月照水堤春榜柳,恩暖朝天衮绣。
东君着意丁宁。
芳酸先许梅英。
要就升平滋味,待公来后和羹。

怀念母亲

1 《清平乐》 宋代·吴则礼

雪余寒退。
惟有青松在。
春不加荣寒不悴。
用舍如公都耐。
流肪磊落龟蛇。
会留红日西斜。
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桃花。

1 《清平乐》 宋代·吴则礼

晨晖初转。
拜舞金銮殿。
想见对扬符睿春,天语丁宁见晚。
雍容玉笋班聊,功名早上凌烟。
金鼎刀圭莫惜,愿随鸡犬升仙。

咏物梅花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