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钦谱)简介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

清平乐(钦谱) 格律一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中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赵词。

清平乐(钦谱) 格律二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中仄读平平仄韵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清平乐(钦谱) 格律三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捲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清平乐(龙谱)简介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龙谱) 格律一 定格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中平中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清平乐词牌名古诗词(556首)

1 《清平乐(木犀)》 宋代·陈与义

黄衫相倚。
翠葆层层底。
八月江南风日美。
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识孤妍。
离骚遗恨千年。
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春天写景喜悦热爱自然

1 《清平乐(木犀)》 宋代·陈与义

黄衫相倚。
翠葆层层底。
八月江南风日美。
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识孤妍。
离骚遗恨千年。
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写人女子赞美

1 《清平乐》 宋代·张元干

乱山深处。
雪拥溪桥路。
晓日乍明催客去。
惊起玉鸦翻树。
翠衾香暖檀灰。
一枝想见疏梅。
凭仗东风说与,画眉人共春回。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散文

1 《清平乐》 宋代·张元干

明珠翠羽。
小绾同心缕。
好去吴松江上路。
寄与双鱼尺素。
兰桡飞取归来。
愁眉待得伊开。
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1 《清平乐(上元赵仲能窗下)》 宋代·吕渭老

水瓶石砚。
败壁蜗书篆。
窗下日舒缝衲线。
屋角晚风飞霰。
上元灯火佳时。
长廊语笑追随。
高卧一番纸帔,觉来月贯南枝。

1 《清平乐(熟水)》 宋代·杨无咎

开心暖胃。
最爱门冬水。
欲识味中犹有味。
记取东坡诗意。
笑看玉笋双传。
还思此老亲煎。
归去北窗高卧,清风不用论钱。

1 《清平乐》 宋代·杨无咎

花阴转午。
小院清无暑。
雪木宛冰瓯凝灏露。
自涤紫毫鸡距。
麝煤落纸生春。
只应李卫夫人。
我亦前身逸少,莫嗔太逼君真。

1 《清平乐》 宋代·曹勋

去年春破。
强半途中过。
日日篷窗眠了坐。
饱听吴音楚些。
今年犹在天涯。
客情触处思家。
柳密何人深院,竹疏特地桃花。

1 《清平乐》 宋代·曹勋

风休雨罢。
三五春寒夜。
翠额重帘何妨下。
一炷非兰非麝。
红莲开遍吴宫。
华灯小试房栊。
客里愁须强遣,从来我辈情钟。

1 《清平乐》 宋代·曹勋

春前别后。
常是双眉皱。
生怕莺声催残漏。
梦破闲衾堆绣。
又还玉露金风。
秋声先到房栊。
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

1 《清平乐》 宋代·曹勋

秋凉破暑。
暑气迟迟去。
最喜连日风和雨。
断送凉生庭户。
晚来灯火回廊。
有人新酒初尝。
且喜薄衾围暖,却愁秋月如霜。

婉约元宵节写景抒情怀旧

1 《清平乐》 宋代·曹勋

一春老病。
空过春光永。
药鼎煎炉朝暮景。
只是医方药性。
经旬日色云遮。
山高寒透窗纱。
常恨檐头倾雨,犹能枕上看花。

夏天

1 《清平乐》 宋代·曹勋

赵家燕燕。
宜在昭阳殿。
春入馆娃深宫宴。
秀色从来未见。
浅颦轻笑都宜。
临风好是腰肢。
今夜松江归路,月明愁满清辉。

1 《清平乐(和曾检法海棠)》 宋代·胡铨

深深花院。
雨虐风饕遍。
只欠画屏并羽扇。
谁领略春风面。
愁须诗酒相禁。
少陵底事慵吟。
不是为梅牵兴,怕渠恼乱春心。
(王介甫梅诗云:“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故云)

1 《清平乐(李漕生日)》 宋代·史浩

池台非雾。
缥缈双溪路。
家在江南佳丽处。
看取谢公风度。
蟠桃酒酝千秋。
金伙欲上迟留。
笑待锦花裀上,双鸾舞彻梁州。

1 《清平乐(同前)》 宋代·史浩

翠蛾雪柳。
鬓影春风透。
灯火千门辉绮绣。
移下一天星斗。
剩拚连夜欢游。
金波欲上迟留。
且看香梅影底,双鸾舞彻梁州。

古文观止序文

1 《清平乐(游石头城)》 宋代·史浩

石头虎踞。
骄虏何能渡。
曾是六朝雄胜处。
瑞绕碧江云路。
当时霸国多贤。
风流只解遗鞭。
便好扬C646北伐,举头即见长安。

1 《清平乐(枢密叔父生日)》 宋代·史浩

万花如绣。
淑景熏晴昼。
一曲齐称千岁寿。
欢拥两行红袖。
当年西府横翔。
急流稳上仙乡。
笑阅石番溪日月,行看尚父鹰扬。

吊古伤今

1 《清平乐(代宰执劝赵丞相酒)》 宋代·史浩

槐庭元老。
四海真师表。
曲为故人敦久要。
隔巷不嫌时到。
虚堂已入凉E97C。
一觥为寿何辞。
看即关河恢复,千秋永辅淳熙。

1 《清平乐(劝王枢使)》 宋代·史浩

当年桂籍。
同展摩云翼。
位冠洪枢情似昔。
肯共一尊瑶席。
经纶素韫胸中。
筹帷小试成功。
已殄黄池小丑,行收沙漠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