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唐教坊曲名。《太和正音谱》注“南吕宫”,又“大石调”。宋欧阳修词名《圣无忧》,赵令畤词名《锦堂春》。按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清商曲《乌夜啼》,乃六朝及唐人古今诗体,与此不同,此盖借旧曲名,另翻新声也。

乌夜啼(钦谱)简介

唐教坊曲名。《太和正音谱》注“南吕宫”,又“大石调”。宋欧阳修词名《圣无忧》,赵令畤词名《锦堂春》。按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清商曲《乌夜啼》,乃六朝及唐人古今诗体,与此不同,此盖借旧曲名,另翻新声也。

乌夜啼(钦谱) 格律一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 (南唐)李煜

  昨夜风兼雨 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敧枕 起坐不能平 
  仄仄平平仄句中平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段起句五字,欧阳修“圣无忧”词及权无染词正与此同。 欧词前段第二句“十年一别须臾”,“十”字仄声。权词后段第三句“与君高却看花眼”,“高”字平声。谱内据此,馀参下词。

乌夜啼(钦谱) 格律二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 赵令畤

  楼上萦帘弱絮 墙头碍月低花 年年春事关心事 肠断欲栖鸦 
  中仄中平中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韵中中中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按此调五字起者或名《圣无忧》。六字起者或名《锦堂春》。宋人俱填《锦堂春》体,其实始于南唐李煜,本名《乌夜啼》也。《词律》反以《乌夜啼》为别名者误。惟《相见欢》一词,乃别名《乌夜啼》,与此无涉。 此调前段起句六字,宋人皆同,惟苏轼词前后段第三句“若见故人须细问”、“更有鲈鱼堪切鲙”,平仄独异。前段第一句,卢祖皋词“柳色津头泫绿”,“柳”字仄声;刘迎词“离恨远萦杨柳”,“远”字仄声,“杨”字平声。谱内据此,馀参前词。

乌夜啼(钦谱) 格律三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 程垓

  墙外雨肥梅子 阶前水绕荷花 阴阴庭户薰风洒 冰纹簟 怯菱芽 
  平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平平仄句平平仄句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结句作三字两句异。汲古阁本《书舟词》误刻《西江月》,《词律》犹沿其误。今从《词纬》改定。至《词律》收程珌词,乃《锦帐春》,与《锦堂春》迥别,另编不列。

乌夜啼词牌名古诗词(108首)

1 《相和歌辞·乌夜啼》 唐代·杨巨源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浮萍摇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堕沙。

1 《相和歌辞·乌夜啼》 唐代·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明月弹琴抒情

1 《相和歌辞·乌夜啼二首》 唐代·顾况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
毕逋发刺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杂佩,耿华烛,良夜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
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
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1 《相和歌辞·乌夜啼》 唐代·李群玉

曾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乌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1 《相和歌辞·乌夜啼》 唐代·聂夷中

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
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

1 《相和歌辞·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惜春春天写雨写景

1 《相和歌辞·乌夜啼》 唐代·王建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1 《相和歌辞·乌夜啼》 唐代·张祜

忽忽南飞返,危弦共怨凄。
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
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1 《琴曲歌辞·乌夜啼引》 唐代·张籍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
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
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
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1 《乌夜啼》 唐代·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女子追忆爱情

1 《乌夜啼》 唐代·王建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
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1 《乌夜啼(一作乌栖曲)》 唐代·刘商

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
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
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
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
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1 《乌夜啼引》 唐代·张籍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
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
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
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1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 唐代·元稹

君弹乌夜啼,我传乐府解古题。
良人在狱妻在闺,官家欲赦乌报妻。
乌前再拜泪如雨,乌作哀声妻暗语。
后人写出乌啼引,吴调哀弦声楚楚。
四五年前作拾遗,谏书不密丞相知。
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
归来相见泪如珠,唯说闲宵长拜乌。
君来到舍是乌力,妆点乌盘邀女巫。
今君为我千万弹,乌啼啄啄泪澜澜。
感君此曲有深意,昨日乌啼桐叶坠。
当时为我赛乌人,死葬咸阳原上地。

1 《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写鸟母亲讽刺

1 《乌夜啼(一有赋得字)》 唐代·白居易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1 《乌夜啼》 唐代·张祜

忽忽南飞返,危丝共怨凄。
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
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1 《乌夜啼》 唐代·张祜

忽忽南飞返,危丝共怨凄。
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
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1 《乌夜啼》 唐代·聂夷中

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
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

怀古赞美女子

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 一作:梦里)

宋词三百首写风写雨抒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