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唐教坊曲名。按《唐书·宋务光传》,比见都邑坊市,相率为浑脱队,骏马戎服,名《苏幕遮》。又按张说集有《苏幕遮》七言绝句,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也。周邦彦词有“鬓云松”句,更名《鬓云松令》。金词注“般涉调”。
西域舞曲。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麿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羂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攘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张说之文集》卷十有《苏摩遮》诗五首,皆七言绝句,说之于诗题下注云:“泼寒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词谱》谓宋词家所用,盖因旧曲另度新声。《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苏幕遮(钦谱)简介

唐教坊曲名。按《唐书·宋务光传》,比见都邑坊市,相率为浑脱队,骏马戎服,名《苏幕遮》。又按张说集有《苏幕遮》七言绝句,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也。周邦彦词有“鬓云松”句,更名《鬓云松令》。金词注“般涉调”。

苏幕遮(钦谱) 格律一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含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仄平平句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此调祇有此体,宋元人俱如此填。 前段第三、四句,梅尧臣词“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乱”字、“雨”字俱仄声。第五句,苏轼词“一局选仙逃暑困”,“一”字、“选”字俱仄声。第六、七句,苏词“笑指尊前,谁向清宵近”,“笑”字仄声,“谁”字平声。后段第三句,张先词“回首旗亭”,“回”字平声。第四句,苏词“谁敢争先进”,“谁”字平声。第五句,杜安世词“独上高楼临春霭”,“独”字仄声。杨泽民词“溪上故人无恙否”,“故”字仄声。第六、七句,张先词“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两“天”字俱平声,“有”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若《花草粹编》无名氏词前段起二句“与君别,情易许”,别字仄声,此亦偶然,不必从。

苏幕遮(龙谱)简介

西域舞曲。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麿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羂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攘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张说之文集》卷十有《苏摩遮》诗五首,皆七言绝句,说之于诗题下注云:“泼寒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词谱》谓宋词家所用,盖因旧曲另度新声。《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苏幕遮(龙谱) 格律一 定格 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仄平平句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苏幕遮词牌名古诗词(118首)

1 《苏幕遮》 唐代·吕岩

天不高,地不大。
惟有真心,物物俱含载。
不用之时全体在。
用即拈来,万象周沙界。
虚无中,尘色内。
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
这个鼎炉解不解。
养就灵乌,飞出光明海。

1 《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秋天写景怀旧思念

1 《苏幕遮(般涉调)》 宋代·张先

柳飞绵,花实少。
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
斜日两竿留碧□。
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
去尘浓,人散了。
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
莫讶安仁头白早。
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1 《苏幕遮》 宋代·杜安世

尽思量,还叵耐。
因甚当初,故故相招买。
早是幽欢多障碍。
更遣分飞,脉脉如天外。
有心怜,无计奈。
两处厌厌,一点虚恩爱。
独上高楼临暮霭。
凭暖朱阑,这意无人会。

1 《苏幕遮(咏选仙图)》 宋代·苏轼

暑笼晴,风解愠。
雨后余清,暗袭衣裾润。
一局选仙逃暑困。
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
整金盆,轮玉笋。
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
重五休言升最紧。
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1 《苏幕遮》 宋代·晁端礼

碧桃花,春婉娩。
未断尘缘,暂别瑶池宴。
谪限迢迢应未满。
乘月骖鸾。
曾有深深愿。
帝城赊,凤楼远。
长寿杯深,此际谁人劝。
闷倚屏山凝泪眼。
百和烟中,细想千娇面。

1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宋词三百首高中古诗婉约荷花思乡

1 《苏幕遮(用伍先生韵和元规)》 宋代·张继先

先天生,后天久。
道有真诠,谛听当时受。
恰是迷天迷望斗。
只恐微躯,薄幸随枯朽。
下缺

1 《苏幕遮》 宋代·张继先

抱孤琴,弹小操。
独坐幽轩,尽日无人到。
惟乐烟霞长啸傲。
明月清风,今古长为道。
识乾坤,知牝牡。
懒共尘劳,汨汨争奔走。
爱杀高眠消白昼。
一任他家,玉兔金乌走。

1 《苏幕遮》 宋代·朱敦儒

瘦仙人,穷活计。
不养丹砂,不肯参同契。
两顿家餐三觉睡。
闭著门儿,不管人闲事。
又经年,知几岁。
老屋穿空,幸有天遮蔽。
不饮香醑常似醉。
白鹤飞来,笑我颠颠地。

古诗三百首感叹生活

1 《苏幕遮》 宋代·朱敦儒

酒壶空,歌扇去。
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
芳草连天云薄暮。
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
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
欲指虚无问征路。
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

1 《苏幕遮》 宋代·周紫芝

水傍边,山尽处。
唤取云来,共我山头住。
分得一江风共雨。
满院芙蓉,更听红妆舞。
趁霜晴,闲独步。
那里烟村,有个梅花树。
小径斜穿来又去。
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古诗三百首写景

1 《苏幕遮》 宋代·周紫芝

老相邀,山作伴。
千里西来,始识庐山面。
爱酒杨雄浑不管。
天与邻翁,来慰穷愁眼。
似惊鸿,吹又散。
画舸横江,望断江南岸。
地角天涯无近远。
一阕清歌,且放梨花满。

寒食节风俗抒情

1 《苏幕遮》 宋代·王质

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者也。
两辞极道湖山云月之趣因以记相与之意云
水风轻,吹不皱。
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
云锦摇香吹散酒。
细听清谈,玉屑津津嗽。
明月前,斜阳后。
竹露秋声,拂拂寒生袖。
掇取湖山聊入手。
紫阁黄扉,到了终须有。

1 《苏幕遮(送张删定赴召)》 宋代·王质

驿尘飞,天意紧。
香雪芝封,犹带吴泥润。
昨夜宝_开玉镜。
一点西风,便觉寒秋近。
白苹洲,红蓼径。
风露凄清,快促黄金镫。
叠叠重重听好信。
掷了碧油幢,更掷双堂印。

1 《苏幕遮》 宋代·方千里

扇留风,冰却暑。
夏木阴阴,相对黄鹂语。
薄晚轻阴还阁雨。
远岸烟深,仿佛菱歌举。
燕归来,花落去。
几度逢迎,几度伤羁旅。
油壁西陵人识否。
好约追凉,小舣兼葭浦。

1 《苏幕遮(钱塘避暑忆旧用美成韵)》 宋代·赵必{王象}

远迎风,回避暑。
人似荷花,笑隔荷花语。
无限情云并意雨。
惊散鸳鸯,兰棹波心举。
约重游,轻别去。
断桥风月,梦断飘蓬旅。
旧日秋娘犹在否。
雁足不来,声断衡阳浦。

1 《苏幕遮》 宋代·净端

遇荒年,每常见。
就中今年,洪水皆淹偏。
父母分离无可恋。
幸望豪民,救取壮家汉。
最堪伤,何忍见。
古寺禅林,翻作悲田院。
日夜烧香频□□,祷告皇天,救护开方便。

1 《苏幕遮·草》 宋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婉约春天咏物伤春思归

1 《苏幕遮》 宋代·韩仙姑

不忧贫,不恋富。
大悟之人,开着波罗铺。
内有真如无价实,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贪爱心,须除去。
清净法身,直是堪凭据。
忍辱波罗为妙药,服了一圆,万病都新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