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乐章集》注“中吕宫”。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名《白蘋香》。程珌词名《步虚词》。王行词名《江月令》。
又名《步虚词》、《江月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沈义父《乐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侧声韵,如平韵押‘东’字,侧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

西江月(钦谱)简介

唐教坊曲名。《乐章集》注“中吕宫”。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名《白蘋香》。程珌词名《步虚词》。王行词名《江月令》。

西江月(钦谱) 格律一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 兽镮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恹恹难觉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叶

此调始于南唐欧阳炯,前后段两起句俱叶仄韵,自宋苏轼、辛弃疾外,填者绝少,故此词必以柳词为正体。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声韵,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仄韵,如平声押‘东’字,仄声须押‘董、冻’字韵,不可随意押入他韵。”其说正与柳词体合。若吴词之两段各韵,欧词之添字,赵词之不叶韵,皆变体也。 前段第四句,晏几道词“晓镜心情更懒”,“更”字仄声。后段第三句,司马光词“笙歌散后酒微醒”,“笙”字平声。末句,欧阳炯词“犹占凤楼春色”,“凤”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馀参下词。

西江月(钦谱) 格律二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 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 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 今日凄凉南浦 
  仄仄平平仄仄叶平平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叶

此词两起句俱叶仄韵,欧阳炯“水上鸳鸯”词、辛弃疾“贪数明朝”词即此体也,其可平可仄与柳词同,故不复注。 按欧词韵,以“力”、“色”叶“衣”、“眉”、“期”、“枝”,盖遵古韵“陌”、“锡”、“职”通“寘”、“未”,以四支无入声也,不若苏词韵之“虞”、“麌”、“遇”本部三声者为合法,故采苏词为谱。

西江月(钦谱) 格律三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吴文英

  枝袅一痕雪在 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春风 来结梨花幽梦 
  平仄仄平仄仄句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叶

此与柳词同,惟前后段各韵异。周紫芝“池面风翻”词正与之合。

西江月(钦谱) 格律四 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 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  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 雪散几丛芦苇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见《尊前集》,换头句较“水上鸳鸯”词多一字,但此词押韵,又与诸家不同。 按古韵从无“五歌”通“四寘”之例,此盖以“苇”、“起”押“水”、“里”,“多”、“歌”押“河”、“波”也。唐人有间押之法,采以备体。

西江月(钦谱) 格律五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赵以仁

  夜半沙痕依约 雨馀天气溟蒙 起行微月遍池东 水影浮花 花影动帘栊 
  仄仄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读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两结句不叶仄韵,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见周密《绝妙好词》选本。宋元人无填此者,采之以备一体。

西江月(龙谱)简介

又名《步虚词》、《江月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沈义父《乐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侧声韵,如平韵押‘东’字,侧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

西江月(龙谱) 格律一 定格 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 兽环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厌厌难觉 
  中仄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叶

西江月词牌名古诗词(743首)

1 《西江月(一名白蘋香,一名步虚词)》 唐代·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烟光远罩轻波。
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蘋香暗起。
水上鸳鸯比翼,巧将绣作罗衣。
镜中重画远山眉,春睡起来无力。
细雀稳簪云髻,含羞时想佳期。
脸边红艳对花枝,犹占凤楼春色。

1 《西江月》 唐代·吕岩

著意黄庭岁久,留心金碧年深。
为忧白发鬓相侵,仙诀朝朝讨论。
秘要俱皆览过,神仙奥旨重吟。
至人亲指水中金,不负平生志性。
任是聪明志士,常迷东灶黄庭。
参同大易事分明,不晓醉眠难醒。
若遇高人指引,都来不费功程。
北方坎子是金精,认得黄牙方盛。

1 《西江月(中吕宫)》 宋代·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1 《西江月》 宋代·柳永

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于我情多。
安安那更久比和。
四个打成一个。
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磨。
几回扯了又重按。
奸字中心著我。

1 《西江月(中吕宫)》 宋代·张先

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
檀槽初抱更安详。
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钩怕重,尽缠绣带由长。
娇春莺舌巧如簧。
飞在四条弦上。

1 《西江月(道调宫)》 宋代·张先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
高鬟照影翠烟摇。
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
不见卢郎年少。

1 《西江月》 宋代·张先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
能推测隐救民饥,况乃义方教子。
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竟赋怀辞。
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钩天从此。

1 《西江月(十二之一)》 宋代·张伯端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
丹头和合类相同。
温养两般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
外炉增减要勤功。
妙绝无过真种。

1 《西江月(十二之二)》 宋代·张伯端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
调和铅汞不终朝。
早睹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
工夫容易药非遥。
说破人须失笑。

1 《西江月(十二之三)》 宋代·张伯端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
故知上善利源深。
不比寻常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
依时采取定浮沈。
进火须防危甚。

1 《西江月(十二之四)》 宋代·张伯端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
木金间隔会无因。
须仗媒人勾引。
本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
相吞相陷却相亲。
始觉男儿有孕。

1 《西江月(十二之五)》 宋代·张伯端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
自称木液与金精。
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
运入昆仑峰顶。

1 《西江月(十二之六)》 宋代·张伯端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
休将寅子数坤申。
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
阴阳数足自通神。
出入岂离玄牝。

春景

1 《西江月(十二之七)》 宋代·张伯端

雄里内含雌质,负阴抱却阳精。
两般和合药方成。
点化魄纤魂胜。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
鸡餐亦乃化鸾鹏。
飞入真阳清境。

1 《西江月(十二之八)》 宋代·张伯端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顿蒙。
辐来辏毂水朝宗。
妙在抽添运用。
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
损之又损慎前功。
命宝不宜轻弄。

1 《西江月(十二之九)》 宋代·张伯端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溯晨潮。
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
炼药须知昏晓。

1 《西江月(十二之十)》 宋代·张伯端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
修丹火候未曾闻。
早便称呼居隐。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
误他永劫在迷津。
似恁欺心安忍。

春天伤怀

1 《西江月(十二之十一)》 宋代·张伯端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
均齐物我与亲冤。
始合神仙本愿。
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
宝符降后去朝天。
稳驾鸾车凤辇。

1 《西江月(十二之十二)》 宋代·张伯端

牛女情缘道合,龟蛇类秉天然。
蟾乌遇朔合婵娟。
二气相资运转。
本是乾坤妙用,谁能达此深渊。
阳阴否隔却成愆。
怎得天长地远。

1 《西江月(十二首)》 宋代·张伯端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齐修。
迷悟岂拘先后。
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
灭尽恒沙罪垢。